云南未保示范创建风采⑦|楚雄市 全力推进示范创建 强化未成年人保护

来源: 儿童福利处       发布时间: 2022-02-0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国务院未保办部署开展“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创建”工作。云南省各地未保领导小组高度重视,13个州(市)的20个县(市、区)积极申报。各地围绕创建达标体系12个方面84项指标、突出“六大保护”重点,多措并举,有力有序推进示范创建,创建方式和成效亮点纷呈。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典型带路、辐射带动作用,云南省未保办总结推广实践经验和有效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帮助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推动新时代全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楚雄市全力推进示范创建 强化未成年人保护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楚雄市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坚持把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作为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工作措施,多措并举抓实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

图片7-1.png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楚雄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州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主任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策支持,强化投入保障。建立了市、乡(镇)、村三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保障、部门协同配合、群团组织积极参加的组织体系,完善了政府主导、各级儿童之家为载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配齐了全市15个乡儿童督导员和154个村(居)委会儿童主任,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政策文件,立体化、全方位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基本形成,确保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有效落实。

图片7-2.png

      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制定下发了《楚雄市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市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因突发事件影响造成监护缺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及时召开了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及示范市创建部署会议,明确工作职能,强化责任担当。同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三类儿童定期探访制度。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责任清单和工作要点,统筹推进,形成合力,开通了全州统一的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进一步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络”,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实落细。

图片7-3.png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将每年6月份确定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各乡、各部门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法规专题学习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安全法》《禁毒法》等与青少年儿童生活、维权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讲50场次,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学法、用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乡、村三级累计宣讲60场次,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职责,在本系统内掀起了宣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热潮,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逐渐形成

 

图片7-4.png


亮点纷呈,打造品牌,为创建增活力。一是建设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投入资金472万元建成总面积3836平方米的楚雄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设序厅、法治宣传综合展厅、禁毒预防教育展厅、税收普法展厅四个展厅。基地还设风雨长廊、多媒体报告厅、青少年模拟法庭、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阅览室等功能区。各学校每年每月分批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活动,基地开放以来,累计承担各类讲解2837场,接受警示教育28.7万人,其中学生27.8万人。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783期,开展警示教育拓展活动640期。基地的建立与作用发挥,有效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宏大工程中,对青少年进行广泛的“权益保护、思想道德、爱国主义、预防违法犯罪”教育,让黄、赌、毒及一切社会丑恶现象远离他们,给青少年一个纯净的生活学习空间,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青少年对不良因素的免疫力和自制力,从而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有所下降,使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较大提高,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建设专门学校,开展专门教育,有效教育挽救“问题少年”,投资600万元,依托楚雄市东华镇新柳希望小学,对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宿舍楼、教师警员周转房、食堂餐厅、医务室、心理咨询室、洗浴室、厕所、运动场、基地、围墙等校舍场馆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和建设。从2021年9月开始招收已满12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目前在校学生42名,按照8:1的生警比配备公安干警,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财政全额保障专门学校办学经费,点燃问题少年的希望,让问题少年不再成为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专门学校根据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或者所在学校提出的申请或委托,将其接入专门学校进行独立分班的体验式学习。三是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持续抓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落实,促进楚雄市未成年人保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楚雄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市人民检察院与楚雄师范学院签约《关于涉罪未成年人帮教专项工作委托协议》及《关于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等工作的委托合作方案》。市人民检察院与楚雄师范学院通过合作,让专业的社工、心理咨询师介入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和综合保护工作,楚雄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模式从未检检察官+心理咨询师的探索向“检察官+心理咨询师+专业社工”的发展。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为帮助、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双向、综合的司法保护提供了制度支持。市检察院与楚雄师范学院通过优势化互补、共享化构建的模式,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四是法治宣传更贴近,建立“小邱法治课堂”,每学期每位检察官深入乡镇学校,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特点,用生动的语言,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向同学们介绍了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的定义、表现形式、危害后果及应该如何应对和预防校四方面的知识,让同学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同时,得到警醒。2021年开展法治课堂10场次受益人员5000人,为师生们送去法治精神食粮,努力不让一个孩子在法治教育的路上掉队。五是政府购买服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项目33.8万元,由各级职能部门委托楚雄市心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楚雄三方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施妇女儿童维权社会化服务、社区儿童志愿服务 、困境儿童陪伴计划、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犯罪、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妇女儿童维权社会化服、困境儿童筹款及传播等项目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示范创建工作推进中,全市各级部门认真履职,通力协作,全力做好相关未成年人临时监护、收养、教育、卫生健康、救助保护等工作,努力构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的“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专题专栏
主办单位:云南省民政厅
地址:昆明市白云路538号云南省民政厅  邮编:650224
版权所有:云南省民政厅  网站维护:云南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12345
滇ICP备17002128号-2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22 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0676号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