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春涛
“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出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更紧密联系着人民福祉。“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作为民政部门的服务宗旨,更是要求我们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心上、担在肩上。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安全生产政治责任
当今社会,科学发展是主题,安全发展是根本,安全发展理念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总体趋势,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民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来加以落实,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安全工作与各项民政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一体推进民政领域安全生产、安全隐患大检查、自建房隐患大排查、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汛期隐患排查和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红线,全力做好民政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二、坚决落实“三个必须”总要求,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总要求,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民政机构主体三个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到事、到岗位。要把开展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作为民政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养老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站、殡仪馆、婚姻登记场所、福利彩票销售点等民政服务机构(场所)的安全管理。要开展常态化督查暗访,及时发现和查堵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漏洞、短板和不足,并督促及时整改到位,切实消除各种安全风险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广大民政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
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细落实安全生产各项任务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民政部门要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民政服务机构,紧盯“一老一小”等关键领域,聚焦隐患产生的重点领域,从人的“思想隐患”入手,加强设施、设备和环境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统筹抓好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安全生产工作,守好来之不易的安全成果。必须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及时明确职责、主动担当履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切实提高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处置能力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系统都要从实抓起,从细抓起,把安全生产贯穿到每个角落,构筑全面生产安全。要探索建立民政领域安全生产长效投入机制,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整合浪费资源、安全保障低的设施设备,改良安全操作规程,从根本上提升民政领域设施设备安全生产水平。要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认真履行领导带班制度,重要岗位坚持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疫情、节日等重要节点按工作实际加强值守人力,确保应急信息畅通、处置程序高效。要制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加强重点环节、重要节点的安全管理措施,强化民政领域火灾、食品安全、公共卫生、抗震防洪、管理对象突发疾病等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做到领导到岗、靠前指挥、快速响应、提前处置,确保关键时刻疏散有序、有备无患,坚决防止冲击道德和安全制度底线事件发生。
五、坚决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复杂性,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消极应付等错误思想,早于严于社会管控面,把疫情防控当成当前民政工作的头等大事,将各项防控举措抓紧抓实抓严抓到位,指导各类民政服务机构设施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要按照各地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推动民政服务机构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疫苗“应接尽接”。要认真分析各类服务机构疫情防控特点,做到分类施策、精准防控。要认真落实分管领域疫情防控责任,持续关心关爱工作人员,积极协助机构解决疫情防控期间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强化各类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各项有效措施,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坚决守牢守住民政领域疫情防控“零感染”工作底线,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