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强基:普法为了人民 普法依靠人民(来源: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来源: 其他       发布时间: 2023-06-06

2021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性重要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了我们党坚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政治本色。

一、学讲话悟思想,在学习工作中深刻领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内涵

江山就是人民,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好体现。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对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就带领全国人民,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社会主义中国的江山,从一开始就具有人民性,从一开始就是人民的。从《论人民民主专政》到四项基本原则,再到以人为本,再到今天的“江山就是人民”,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我们党始终坚持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维护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为人民谋福利,始终保证社会主义中国的江山,永远属于中国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体现。历史不会忘记,中国共产党是在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跑了国民党反动派,缔造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也是在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唱响改革开放主旋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因此,人民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就是江山,充分体现了人民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政治地位。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就是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实践证明,中国人民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者、执行者,更是设计者、决策中,是可以当家作主的。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宗旨的最好体现。革命战争年代我们打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争江山争的就是民心;经济建设时期我们守江山,人民就是江山,有人民就有江山。不论何时何地,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论过去如何困难,也不论未来如何辉煌,我们党始终没有忘记红船上的初心,没有忘记党章上的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中国人民更加幸福,让中华民族实现复兴。

二、促实干开新局,在普法工作中认真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理念

普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理念,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新格局,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注重宣传实效,使法治宣传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

普法要从群众中来,始终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正确思想的来源,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方针的基础和出发点。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法律的需求,就是我们普法的要点和重点,更是我们普法的动力和压力。要以最有需求的人群为导向,高度关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人员、新市民、老人、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的普法工作,高度关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场所以及校园的普法工作,补齐边境和民族地区法治宣传教育短板。要以最有需求的法律为导向,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三个定位”和“四个突出特点”,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大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和地方性法规规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突出宣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人民群众运用法治思维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围绕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大力宣传与推进设施联通、促进贸易畅通、推进资金融通、促进民心相通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好地发挥辐射中心作用。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平等保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防范风险、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统计监督等相关法律法规,营造高质量发展的法治环境。结合扫黑除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交通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法治宣传,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以最有需求的方式为导向,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精准普法、有效普法。持续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和“智慧普法”,充分发挥以“云南普法”两微一端为龙头的全省普法新媒体矩阵作用,找准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及时了解分析群众法治需求,精准投送法治内容。加强法治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制作一批微视频、公益广告、动画等法治宣传品,创作推出一批思想精湛、制作精良的法治文化精品,编排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节目,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法治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

普法要到群众中去,把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送进千家万户。要积极开展法律“六进+N”活动,以推动法律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为抓手,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把习近平法治思想送进大街小巷、千家万户,在全民心中养成“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并不断固化,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要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普法工作,在全省8个民族自治州,25个世居少数民族,159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全面推广运用“五用”工作法(即用懂民族语言的干部宣讲法治、用民族语言传播法治、用民族文字诠释法治、用民族节庆展示法治、用民族文化体现法治),采取“五化”形式(规模小型化、内容精准化、形式多样化、语言鲜活化、队伍群众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推进“千里边疆法治文化长廊”等建设活动,组织翻译和出版彝族、白族、哈尼族等14个民族、18个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版法律法规,进一步扩大开设少数民族语广播电视,努力提升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法治素养。要深入到边疆地区开展普法工作,全省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有25个边境县,16个国家级口岸,74个省级口岸,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也建成落地,云南现在是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要持续开展“中国宪法边疆行”“法治宣传边关行”和“法治宣传固边防”等特色宣传活动,制定惠边惠民(族)普法政策,强化边防派出所、国门司法所、抵边警务室的法治宣传阵地支点作用,重点对侨胞侨眷、外国边贸经商人员、边民代表等边境地区活跃人群开展经常法律宣传。

普法要发动人民、依靠人民,引导支持人民参与法治实践提升法治素养。全民普法是一场艰苦卓绝而又浩大的工程,单靠司法行政部门单打独斗,是取不到好成绩的。普法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做好普法工作,必须得发动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要进一步拓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内涵外延,发动广大国家机关参与普法,推行“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用工谁普法、谁教学谁普法”等管理、服务、用工、教学领域的普法责任制,把普法融入各项服务管理之中,推动全社会构建普法责任主体明确、普法资源有效整合的大普法格局。要建立社会公益普法组织,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和社会各界群众参与普法,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公益普法组织,引导鼓励社会组织、单位和个人以资金、技术、资源投入等方式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建立有效可行的参与机制,畅通参与渠道,研究出台扶持政策,形成社会各界广泛积极参与、人人都是普法者,充满生机活力的普法态势。要壮大普法志愿者力量,加强专业性普法志愿服务组织和团队建设,动员发动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服务专门人员(包含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治新闻传媒工作者、高校法学专业师生等加入志愿者队伍,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开展普法活动,培育普法志愿服务骨干力量。加强基层普法志愿者团队建设,形成普法志愿者群众团队,扩大普法志愿服务范围,形成多样化、多元化普法志愿服务格局。要不断充实农村边疆地区法治宣传力量,着力开展“法治宣传中心户”和“法律明白人”培养,注重从民族干部、民族文化传承人、宗教界人士中大力选拔培养法治意识强的、有一定威望的宗教教职人员作为普法骨干,通过他们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


专题专栏
主办单位:云南省民政厅
地址:昆明市白云路538号云南省民政厅 邮编:650224
版权所有:云南省民政厅 网站维护:云南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滇ICP备170021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22 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0676号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