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东接贵州省盘州市,南连富源县、沾益区,西与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北与贵州省威宁县、六盘水市水城区相连,素有“入滇锁钥”“云腿之乡”之称。2024年5月,宣威列入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宣威市城区图 宣威市民政局供图
【地名源流】
宣威县名源于宣威关,据《宣威县志稿》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为平定西南边陲,征南大将军傅友德由黔入滇,指挥讨伐乌撒之兵,筑乌撒卫后所土城宣威关(今城区下堡街大令卡),寓意“宣播朝廷之威德,以资震慑”。
宣威历史悠久,秦以前属古夜郎辖地。西汉设县。东汉属犍为属国。三国属建宁郡。唐贞观二十二年(648)析置麻州,后废。南诏为磨弥殿部,属拓东节度。宋大理称磨弥部,属石城郡。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沾益州,属曲靖路。明属曲靖府。清雍正四年(1726),云贵总督鄂尔泰以土官叛服无常为由,参革沾益州土知州安于蕃,将安擒赴省城,请旨定罪,并于十月派人丈量土司所辖田亩。次年5月,清雍正五年(1727),取原宣威关之名析沾益州设宣威州,裁析原土司安于蕃所辖地分属沾益、宣威。宣威州之名沿用至民国元年(1912)。1913年裁州设县,隶属滇中道。1916年废道直属省。1947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曲靖专区。1954年,取城东山峰榕峰为名更名榕峰县。1959年复名宣威县。1970年属曲靖地区。1994年撤县设市。
北盘江第一桥 宣威市民政局供图
【地名趣谈】
1954年改宣威县为榕峰县,为何在短短5年后,于1959年旋即恢复宣威县名呢?据当地民间相传,自改宣威县为榕峰县后,破坏了多年来聚附在地名上的品牌效应,新的“榕峰火腿”因更名突然滞销,出口海外不利,故于1959年又恢复了宣威县原名,“宣威火腿”随之恢复原名,此后又畅销如故。
自清雍正五年(1727)置宣威州,此后便以地名命名当地特产火腿,称“宣威火腿”,以其“身穿绿袍,肉质厚,精肉多,蛋白丰富鲜嫩可口”而享有盛名、驰名中外,与金华火腿、如皋火腿并称华夏三大名腿,宣威因此而获“中国火腿之乡”的美誉,真可谓:“火腿文化源远流长,西南重镇商机无限”。
民国十二年(1923),孙中山先生为宣威火腿题词“饮和食德”,“宣威火腿”之名更是名声大震,蜚声海外,载入世界食谱大全,其中“饮和”出自《庄子•则阳》“故或不言而饮人为和”,意思是感觉到自在,享受和乐;“食德”出自《周易•讼》“六三,食旧德”,意思是享受先人德泽。“饮和食德”体现出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理念。
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饮和食德”现藏于宣威市博物馆 宣威市民政局供图
2009年,被认定为云南省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同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宣字”牌被认定为首批“云南老字号”。2013年被评为“中国100大地理标志”,排名第29位......如今,以宣威火腿为龙头的生猪生产已发展成为宣威、曲靖乃至云南最有特色、最具潜力、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前景十分广阔。
红白分明的宣威火腿 宣威市民政局供图
【秦道明关 滇黔锁钥】
宣威山奇水秀,横亘市境的山脉属乌蒙山系,巍峨磅礴;分属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可渡河、革香河、小江等河流川流不息;神奇俊美的尼珠河大峡谷镶嵌其间。依托地理、交通和区位优势,宣威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入滇咽喉要道之一。
五尺道 五尺道又称滇僰古道,是过黔入滇最古老的官道之一。先秦时,蜀郡守李冰在“蜀身毒道”的基础上进行拓宽修建,从成都沿岷江至僰道县(今四川宜宾),史称为“僰道”。。秦统一六国后,为进一步扩大版图,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又派常頞在“僰道”的基础上将道路延伸修筑到味县(今曲靖),因道宽五尺,被称为“五尺道”。《史记·西南夷列传》说:“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五尺道的修筑,加速了西南夷,特别是“五尺道”经过的滇东北、黔西南地区各部落与内地的商贸经济联系和社会文化交往,为后来的“南方古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黔滇重要交通地位由此确立。
可渡古驿道 宣威市民政局供图
可渡关 西汉武帝时为了将西南夷纳入中央版图,派唐蒙对“五尺道”进一步修筑,略通西南夷道。隋唐时,对其进一步拓修,从曲靖经昆明、祥云至大理,因这条道路经过石门(今昭通盐津豆沙关)而被称为“石门道”。现存于可渡河北岸古驿道旁观音堂内的《修观音堂并暂驻亭碑记》中有“可渡弹丸岩邑,南通六诏,北达三巴,东连金筑,行旅冠裳,络绎辐辏,孔道也”的记述。元、明、清三代中央王朝在这条驿道上设置邮传、驿站等设施,使其交通功能更加完备,由此这条道路也被习惯性地称为“可渡关古驿道”。
可渡关关址 宣威市民政局供图
相传,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豪强叛乱,撤军时取道滇东北,来到云贵接界的可渡河江畔,正遇江水大涨,便下令军士沿江探寻渡口,回报曰:“前面江水猛涨,但有舟楫可渡。”诸葛亮甚喜,说:“可渡就好!”于是,这里的河、桥,一方水土一方人,都被深深的烙上“可渡”的印痕,这一称号沿用至今。
作为滇黔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的可渡关。蜀汉时,孔明征南中,曾转战于此;明初,傅友德、蓝玉、沐英率明军入滇,曾于此经过;清初,吴三桂入滇、征水西,曾在此驻守;鄂尔泰改土归流,征讨乌蛮土司,曾在此展开激战;蔡锷讨伐袁世凯,亦是自此入威宁挥师北上;长征中,贺龙、任弼时率红二方面军渡过可渡河,向宣威进发,与滇军孙渡纵队、刘正富旅发生遭遇战......在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秦道明关”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而宣威境内现存的可渡关驿道是遗留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驿道,是研究南方古丝绸之路最好的实物例证。驿道沿线的可渡关关址、炮台、诸葛大营等古遗址,可渡石桥等古建筑,云南省境内最大的摩崖石刻“山高水长,水流云在”、免差碑等石刻,旧城段路面上深浅不一的马蹄印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深刻地讲述着宣威的沧海桑田。
摩崖石刻 宣威市民政局供图
而现存的可渡关遗址、二官营、来宾铺、上堡街、下堡街以及北盘江大桥,都深深烙上了宣威作为军事要地和古道雄关的印痕;随着历史发展和民族迁徙,因军屯产生的姓氏地名、汉语地名、混合语地名,以及罗姑、得卡、格宜、得基、摩嘎、罗着、阿基卡等彝语地名记录了宣威的历史,伴随着岁月的洗礼,在这片土地生生不息。
尼珠河大峡谷 宣威市民政局供图